当前位置:首页>置业指南>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

  • 看房团

2018年的冬天,对于开发商来说,显然比前两年寒冷。
对于开封来讲,2017年住宅项目总销售金额超180亿,商业项目超23亿。截止到2018年9月,住宅项目总销售金额约76亿,商业项目25亿。这中间的差额部分,亦有2018年第四季度尚未结束,限价因素,市场下行等因素多方面组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开封房产的火热程度,远不及前两年。
 
购房情绪的冷却,购房客户观望逐步加强,让今年涌入的百强市场,也难以施展拳脚。当然,这也和多数百强开发商的工程进度有关,代表性项目如:中南樾府,碧桂园国控保利城等。对于第四季度来说,项目瞬息万变,即使进入买方市场,也是勤奋的购房者的市场。房地产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购房者来说,勤跑多交流,才是获得时效性信息的关键所在。代表性项目:如6800元/㎡均价的未名府高层产品,约7400+/㎡均价的温莎尚郡等。
 
其一,对于第四季度,有可能出现“以价换量”的区域:
1、运粮河西侧的远郊大盘。其开发体量大,开发周期长,房价起步高,噱头概念足,回款压力大。这一区域是因价格维权的高发区域,包括与价格相关的利率上浮等问题。
2、复兴大道区域。原因在于:复兴大道随着过去两年开封的房价上涨,其高层产品亦在接近西区的高层。当市场进入观望期+第四季度现金流的要求,这一区域值得关注。另一点原因在于:无论是康桥九溪郡还是碧桂园国控保利城,两大百强房企参与的项目,康桥项目以纯洋房为主,碧桂园项目的工程进度根据推测亦仅有洋房可以达到预售周期。两大洋房产品的博弈,亦会拉低区域高层产品的价格预期。但:更有效的打击,则在于碧桂园精装高层产品的价格预期和开盘节点。
 
其二,对于第四季度,有可能出现“以价换量”的产品:
1、部分“高溢价”的洋房,尤其体现在开封西湖东京大道区域。以某全国百强房企兼全国品质房企,且以产品主义精神的,致力于在开封打造小镇生活的项目。2017年12月仓促首开之后,无论是价格与销量都未曾达到预期。在样板区及样板房相继展示之后,也迎来了其洋房产品的量价齐涨的高光时刻。对于当下来说,诸多“蜚语流言”,已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倘若真“实锤”砸下去,对开封的洋房市场亦是沉重一击。
2、部分“精装或成品”的高层,成品或精装是拉动高层产品抬升溢价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市场预期降低的情况下,成品或精装的高性价比,或是在高层产品激战中的有效突围手段。至于降低产品标准,恐怕只有汴西湖等几个少数区域可以仰仗地段优势。
 
市场下行,是观望的时机,同时也是买房的时机。
对于购房者来说,你应该了解的是:项目的库存量,推售量,即:今年推多少套,推哪些户型,明年还剩多少,还剩哪些户型。
对于购房者来说,我觉得你应该考虑的是:区域(版块)+开发商品牌。这应该是当下比较侧重的买房逻辑。


  • 特惠看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