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一体化
从提出到现在的逐步深入,
蓦然回首发现竟已过去十多年了!
郑汴一体化究竟是如何被提出的?
又有哪些变化你还记得吗?
郑汴一体化的提出
郑汴一体化不是郑州、开封城市一体化,它的全称是郑州、开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简称为郑汴一体化发展。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了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和郑汴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两个阶段。
1
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1990年,研究制定“八五”计划时,我省提出了构建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焦作、新乡、开封等市在内的核心经济区的初步设想。2000年,编制“十五”计划时,我省将平顶山、许昌两市纳入中原城市群。“十五”期间,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原有七市之间以及七市与漯河、济源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布局和产业发展在空间上日趋紧凑,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达任一城市的快捷交通网络。省委、省政府在研究编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时,进一步明晰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思路,调整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形成了中原城市群正式概念。
2
郑汴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2003年4月,原省计委组织各方面力量,编制《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构想》时,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建议:“将郑洛工业走廊向东延伸至开封”,奠定了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理论雏形。2004年8月,受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启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报告》建议:“十一五”时期,应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由此,郑汴一体化正式提出。
2005年4月17日,省发改委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在郑州新世纪大厦召开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专题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郑汴一体化首次出现在官方的文本中。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先后两次提到郑汴一体化这个概念。至此,郑汴一体化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段时期内,开封、郑州乃至全省关注率最高的关键词。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郑汴一体化发展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分,多次研究讨论,明确提出“优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自此,郑汴一体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6年6月5日,张大卫副省长参加了省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郑汴一体化座谈会,即开封、郑州两市政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就开封、郑州两市政府建立协调机制和两市公交互通、电信同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其实,
郑汴一体化构想由来已久。
这一构想,源自八朝古都开封的“塌陷”。1993年,《经济日报》以《开封何时能开封?》为题作了报道,在开封引起很大震动。开封如何突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耿明斋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唯有面向郑州、依托郑州。1995年前后,市委、市政府举行与河南大学共建座谈会时,耿明斋教授在会上提出,开封的发展不应该独立于郑州之外,要尽量依靠郑州的优势来发展开封。
在2004年10月,省发改委征求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时,时任市人防办副主任徐铁滚写了一篇《关于“郑汴一体化”的几点建议》,同年12月7日,徐铁滚接到了省发改委的回信,称会对他提出的建议加以考虑和研究。
时任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调研员宋喜信认为,在郑汴两市的功能区分上,开封应作为郑州的“后花园”加以建设,强化为郑州服务的功能,以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承办大型会议会展为主,重点建设大型会馆、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造最佳居住环境。
历史往往被偶然的机缘所改写。2005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版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作者回顾了1000年前全球最繁华城市开封衰落的历史,借此提醒美国人,中国正在复兴。5天后,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从省委宣传部《海外舆情》看到了这篇文章。他批示道:“我读后感慨万千,我们的古都开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反面典型。开封之所以如此,我们不必过多地分析,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在我们手里把开封建设好,发展好,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展示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现在看,要使开封发展起来,没有一些特殊的措施是不行的。我建议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一下,把振兴开封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来实施。”由此吹响了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号角。
紧接着,开封市决策层旗帜鲜明地提出,开封重点向西发展,逐步与省会郑州呼应,形成“连体城市”。2005年8月,这一思路得到时任省长李成玉的认可:“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构想不能动摇,必须强力向前推进。从郑州和开封的发展规划来看,最容易实施的是郑汴一体化。”
2005年,郑汴一体化发展被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发展重点。根据正式实施的《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郑汴一体化重点在于推进“六个对接”,即功能对接、城区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生态对接。
郑汴一体化的实施
2005年8月,时任省长李成玉到开封调研,我市提议建设郑汴城际快速通道(现更名为郑开大道),以此作为郑汴一体化的切入点。李成玉当场拍板立即建设!郑开大道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19日竣工通车,全程不收费。2006年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同时开通的郑开城际公交,为两市居民在商贸、旅游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郑州公交老人免费
从2007年1月 1日起,
郑州市内公交对开封市持有老年证的
60岁以上老人免费。
郑汴一体化导游图
郑汴两市旅游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
共同印制郑汴一体化导游图,
联手开展旅游广告宣传,
利用各自网络相互发布
旅游线路、景点、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信息。
郑汴公交开通
郑汴公交,
自2006年11月19日开始
在郑州和开封两城市之间对发运行,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家开通的城际公交。
郑开城际公交通车典礼仪式
开封旅游年票郑州人可用
从2007年1月 1日起,
郑州市民与开封市民一样,
享受开封市旅游一卡通待遇。
郑汴统一使用长途区号
2013年10月26日0时起,
郑汴电信同城启航,
郑汴统一使用长途区号“0371”,
两市间长途和漫游通话费取消。
邮件当日达
两市邮政部门签署了合作协定,
郑汴特快邮件实现
当日投递、当日送达。
金融同城
金融服务合作顺利,两市商业银行联合发行了“联名世纪一卡通”银行卡,两市居民、企业在郑州市和开封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凭卡支取现金,免收手续费。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银行卡和存折业务同城、资金汇划同城、票据业务同城、分支机构同城为主的郑汴金融同城,两地居民在对方城市存取款,不再收取异地业务费用,按照同城对待。
郑汴农业产业一体化
农产品检测实现互认,建立了郑汴农业产业一体化协调推进机制,初步推进了农产品检测互认工作,两市建设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标准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计量“双认证”。
郑汴一体化招商引资
商务活动实现联手合作,两市商务部门签署了合作协定,共同编制《郑汴一体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共同对外发布招商项目,共同举办郑汴一体化项目推介暨招商引资会,联合推动劳务输出,共同策划会展活动等。
公交一卡通
两市公交实现了一卡通
郑开国际马拉松
两市还成功举办了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
郑汴交通更便利
郑汴城际铁路、郑徐高铁
提速郑汴融城。
2016年12月,在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市领导侯红等赴郑州市对接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有关事宜,共同商讨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两市均表示要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就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三个方面11件具体事项进行了沟通对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三个方面11件具体事项概括起来就是“五条通道建设、三大产业对接、三大区域协作”。两市的这些举措,为郑汴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郑汴融城扩疆成型,中原自贸区开封片区崛起在即,汴西CBD交通、医疗、教育、商务、文化、经济各产业齐头并进,保守估计开封自贸区企业入驻将会达到数万家,人口辐射导入50万左右,远景规划达到300-500万人。
CBD旁,中意湖畔,成品美宅,恒大帝景101-143㎡央景新品,现已全新面市,席位有限,恭候收藏。